本報特約評論員劉白
  囤票並不體面,但也沒違反什麼規定。還是希望法定假期安排能逐漸擴容。別再讓一些身在異鄉的人,將春運視作一場無所不用其極的戰爭。
  按照鐵路總公司“提前60天售票”新規,近幾天,將有無數人坐在電腦前為一張除夕前的車票守候。恰在此時,一則“夫婦囤21張春運車票”的新聞挑動了人們的神經。
  據報道,從12月7日開始,每遇正點、半點,在上海某研究院工作的季先生和太太都要準時坐在電腦前,為的就是搶兩張春節回哈爾濱的車票。十多天來,他們已經囤積了從2月4日至15日的共21張票,以漸進方式“接近”節前最後幾天的票,避免最後搶不到票。至於多餘的票,提前15天退了就沒損失。
  這引起了很多搶票者的憤怒。有網友批評夫婦倆沒素質,在一票難求的情況下囤票,無疑減少了更多人回家的可能性,甚至間接剝奪了一些人回家的權利;也有人質疑鐵路總公司“提前15天免退票費”的規定,因為它讓囤票沒了成本,而“沒有成本”就意味著默許和鼓勵。
  不知道質疑“提前15天免退票費”的人群,是不是一年多前批評火車票退票費漲價的人群?按經驗推測,至少會有很大的重疊。人們在獲益方和受損方之間的角色轉換,導致了對同類政策截然相反的訴求,這展現了規則制定者的困境。不得不說,分配春運火車票這樣的稀缺資源,就是多元利益之間的博弈和妥協,很難不留下操作規則的空間,更不可能滿足每個人的訴求。真要以大規則的調整來阻止每一次鑽空子行為的出現,就如同用高射炮來打蚊子。
  利益受損方與獲益方的角色變換,同樣也能讓我們對“囤21張票”的行為多一分理解。囤票並不體面,但也沒違反什麼規定。每一個經歷過春運人,每一個靠一張張春運火車票維繫著鄉土眷戀的家庭,都能明白這種回家的焦慮,以及囤票背後的無奈甚至辛酸。作為潛在的利益受損方,我們可能憤怒,但你我都不敢保證,自己不會在緊急情況下“合理合情”地運作規則。
  即使不願意,也不得不承認,無人可為囤票行為擔責。我們期待,鐵路部門能在每個退票潮後及時發放餘票,並對“囤票”行為的可能受損人群——比如提前回家的農民工和大學生,預留更多的機會。
  當然,春運是各種問題的合流。如果說得更遠一點,還是希望法定假期安排能逐漸擴容,帶薪休假、探親假獲得嚴格保證,彈性放假制度逐步落地,分散集中在春節期間的探親、歸家訴求。至少,別再讓一些身在異鄉的人,將春運視作一場無所不用其極的戰爭。  (原標題:夫婦囤21張票春運搶票何其猛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crkdxywnnu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