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湖北日報訊 記者 周呈思
  “文化創意產業不是單純的藝術創造,它依附於商業和生活而生,其價值在於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。”作為臺灣最負盛名的“學院派”商業設計大師,嚴貞女士昨日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,她對文化創意的理解很簡單:服務商業,服務生活。
  這一觀點道出了“臺灣製造”和“臺灣創造”為何近年在國際上雙雙異軍突起的秘密:一方面,以代工著稱的臺灣製造企業紛紛在設計和品牌的“微笑曲線”兩端搶占話語權,工業設計屢屢斬獲國際大獎;另一方面,極具東方色彩的臺灣文創產業迅速成長,已成為地區軟實力輸出的象徵。這其中的關鍵,就是傳統產業因植入文化創意力量獲得新生,而文化創意產業也借助這一植入過程而蓬勃壯大。“2000年前後,由於本土人力成本上升、傳統競爭優勢衰減,臺灣企業陷入低盈利的困境。2004年臺灣提出發展文創產業,就是強調智力突破,用文化創意和技術創新來提升產品的附加值,從而突破產業升級的困境。”嚴貞告訴記者,2008年馬英九政府提出的臺灣未來六大產業戰略中,文創產業即為其中之一。
  大陸的傳統產業如今同樣面對人力成本上升、外部市場衰弱的問題,除了發展戰略新興產業這個“增量”,傳統產業自身如何通過文化創意的力量重獲新生,臺灣的經驗值得借鑒。“同樣是一桶米,通過我們的種植環境設計與包裝創新後,就成了價值翻了幾十倍的‘總統米’。任何我們慣以為常的產品都具有文化植入的潛力。”嚴貞女士和她主持的“劍湖山”等文化創意項目就是上述思想的一個見證。
  嚴貞認為,文化這個東西不能急於求成。“感覺大陸太快了一點,硬件和產業模式這類的東西可以集中權力資源在短期做得很大,但文化創意的主體是人,創意是臺灣所說的‘慢活經濟’,設計水準和城市生活水平是同步發展的,欲速則不達。”
  嚴貞介紹,臺灣設計學界和企業界的關係非常緊密,尤其遇到大規模的品牌企劃活動,企業都會邀請學界的師生一同參與;另外,企業界人士在大學兼職任教、學界老師在企業間主持大型項目等雙向交流滲透現象很常見,這樣有利於各自發揮自身的長處。嚴貞去年主持的一項研發項目,即為相關產品銷售帶來20%以上的增值。
  (原標題:圖文:“臺灣創造”崛起的秘密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crkdxywnnu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